Skip to content

如何描述自己的工作

如何描述自己的工作

统计信息:字数 8054 阅读17分钟

原作者张鑫旭,原文地址:https://www.zhangxinxu.com/life/?p=1384

一、背景

本文内容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大家的职业发展,尤其新人却很重要。

无论是晋升汇报还是简历求职,都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描述,然而,根据自己的观察,很多人对自己工作的描述非常糟糕,关键是,这些糟糕之处本人是意识不到的。

所以这里,就希望通过几个例子,给大家讲讲如何更好地描述自己的工作,帮助大家做好临门一脚。

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是截图自某个简历的描述。

简历工作描述截图

乍一读,似乎没什么问题,然而实际上上面的工作描述问题很大。

二、问题剖析

首先,讲一个原则:

“描述自⼰的⼯作千万不要沉浸在自⼰的世界里!”

因为你描述自己工作不是写日记,是要让别人评判的。

Part 1

例如这句话:

“逻辑清晰,能够构建负责的应用程序”

这就是一句没有任何意义的废话。

你说你逻辑清晰,那是你自己的感觉,有意义吗?

路上随便抓一个人,你问他,你觉得你逻辑清晰吗?100个人99个人会说自己逻辑清晰的。

所以自我的评价并不能作为你本身能力的认可。

记住这句话,在工作描述中,举证⼈所有感性的自我描述都没有任何价值!

再看后面这句话,也是沉浸在自己世界中导致的糟糕描述:

“开发某某项目期间,负责云服务器资源购买、服务器变更配置、新增配置等页面的开发,自定义购买的选配逻辑是整个项目最复杂的地方,在保质保量完成的情况下,并协助同事修复bug”

糟糕在什么地方呢?

就是说了很多很多,其实并不能说明自己是个很厉害的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上面的工作内容交给在座的任何⼈都可以完成,买卖服务器,然后配置,这属于脏活累活,但并不是那种高技术门槛的工作。

这里,举证⼈自认为花了⼀番功夫完成了一个具有挑战的东西,但是横向对齐其实并没有优势。

这里也是类似的,做一些运维相关的工作,并不能证明自己多厉害,在这段描述中,真正有价值的,或者说有区分度的表现是“主动性”,这是一个优秀员工的特质之一。

因此,上面这段话,还不如这句话:“⼯作之余主动承担云服务器购买配置等运维相关的边界⼯作”,足够了,无需描述细节和困难,因为那些困难只是苦劳。

Part 2

第二段前半句:

“能为业务方和初级工程师答疑解惑,或提供技术方案”

这句话属于没有讲好的亮点。

“能为”,这个词实在是太失败了。

工作描述中有一些词是禁止出现的,包括:能够为、我觉得、较大提升、应该。

例如这里,“能为”指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关键做没做并不知道,明白了问题在哪里了吗?

小明虽然技术一般般,但是帮助新人解决了很多问题;大明虽然技术很厉害,但是并没有技术输出。请问,哪个才是更好的员工?

更重要的是,上面的表述并不能说明自己专业能力很厉害,因为技术一般般的人也是可以为他人答疑解惑的。

其实,我是知道的,举证人是想说自己会帮助他人答疑解惑,技术选型决策者。这个时候,应该通过具体的数量和具体的业务场景加以描述,这个后面会有举例。

再看后半句:

“在维护用户登录项目期间,为业务方提供平台登录的技术方案,特别是正在一级域名不同时的跨域登录信息同步的实现上,通过绘制流程图以协助理解相关逻辑,从而提供技术支持。”

举证人是想表达自⼰专业技术强吗?可强在哪里呢?

又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解决某个技术细节的案例,这个时候,只要跳出自己的视角,稍微看看,也知道这个描述很糟糕,并不能体现技术厉害,反而让人觉得此人技术不行,这么点技术实现就拿出来沾沾自喜,说明是个半瓶水。

这句话还不如下面这样的描述:

“我写的技术⽂档比别⼈溜,会绘制美美的流程图(放个用户登录项目的流程图示意下)”

虽然不是什么显著的加分项,但至少是个可圈可点的亮点。

Part 3

下面这句话的问题更具有代表性:

“对于产品和技术实现⽅案有自⼰的看法,特别是在某些设计上和太合理时,积极表达意见并积极探讨,共同寻求最优解”

请问大家,上面这句工作描述的问题在哪里?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以下两种不同的工作描述:

工作描述示意

符合左边描述的员工,说不定是个“喜欢吐槽设计,喜欢主观表达,寻求认同和存在感的前端开发”,是个糟糕的员工。

而符合右侧描述的员工,一定是真正可以对产品带来改进,有推动⼒的前端,是个⼈才,因为有理有据,有故事有场景,多么令人信服。

所以,之所以工作描述要规避感性的描述,是因为弹性和水分实在是太大了,我这么讲大家可能内心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来看一个例子,下面是张三和王二参与紧急改版项目写的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两个人的工作总结都没有说谎,请问,你觉得那个员工更优秀些?

如果单看两位的工作描述,会觉得两人应该差不多,可能王二更好一点。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觉,那就对了,说明上面感性的工作总结就是一坨屎,大忌,非常糟糕。

实际上,这个项目的工作情况是这样的:

实际工作表现

大家可以仔细对比实际工作情况和对应的工作描述,看看,是不是没有任何说谎?

但是,两人的工作表现其实天差地别,王二就是个混日子的半吊子,结果单看工作描述,好像也很不错!

所以,有经验的面试官或者领导,在面对那种含糊其辞的描述的时候,都会打一个大大的疑问,相关信息并不会被采纳,因为水分太大。

正确的做法是数据说话,例如,张三的工作描述如果是“90%的页面和代码都是自己重构的,95%的文档都是自己写的”,显然就不会被误认为和王二平分秋色了。

这个可以通过 github 上面的提交比例和代码量说明(不同子项目可以拆开叙述)

STAR法则

对于工作描述,STAR法则也是适用的,STAR法则具体如下:

Situation: 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

Task: 你是如何明确你的任务的

Action: 针对这样的情况分析,你采⽤了什么⾏动⽅式

Result: 结果怎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学习到了什么

这个在晋升汇报中尤其适用,对于简历描述,由于篇幅有限,可以直接重点放在Result上,数据说话,作品说话,所有描述可佐证,有理有据,千万不要出现我觉得,较大提升,明显优化,可以,能够这样含糊其辞的表述。

而恰恰大多数人忽略了Result,简历中大量篇幅描述自己做了什么,优秀的团队总是希望新员工不仅能干活,而且能够干好活,所以,要想去优秀的团队,简历中一定要突出好的结果,注意横向对比。

三、总结下

如何更好地描述自己的工作?

  1. 跳出⾃⼰的视⻆
  2. 少感性描述、数据说话
  3. STAR原则,重视Result
  4. 重视日常的总结、⽂档以及月度汇报的书写训练

Last update: November 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