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 热点问题讨论¶
统计信息:字数 22413 阅读45分钟
来源于网络
现在银行印钞太多,钱应该贬值,为什么物价不上涨?¶
现在银行印钞太多,钱应该贬值,为什么物价不上涨?生活用品,百货商品,家电电子汽车反而更便宜,材米油盐,鸡鱼肉蛋也都几乎没涨,不合市场规律,为什么?
这里面有很多环节都值会比较绕,我们尝试理解下这个问题:
1)现代货币供应主要靠信贷创造
我们不从复杂的央行和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供给,而是从居民角度来,首先的读者的货币资产是不是绝大多数都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不是现金,除了贪腐等非正当渠道的货币,这些钱放在家里反而不安全,而且现金并不会创造额外的收益,比如利息,所以多数时候钱更多是以无实物的方式在金融机构里面的数字。
那么银行要你的钱干什么,当然是把钱借给有需要的机构和个人,比如企业贷款,个人住房和消费贷款,从而赚取利差,而每放出去一笔贷款,还是上面的问题,大部分钱还是不会取出去,而变成银行的额外一笔存款,又可以放贷出去,限制放贷上限的就涉及到我们经常看到的法定准备金率,简单理解就是每放出去一笔贷款都要将一定比例交付央行保管,以应对特殊事件和控制市场的货币供给。
回到这个问题,你把100块钱现金存在银行,你的银行账户就有100块钱的购买力,而银行又以4%的利息把100块钱借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的账户也会多出100块钱的购买力,市场就因为信贷而增加了货币供给。所以读者会发现,所谓的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想尽办法刺激市场借钱,最近一两年这类政策是刺激楼市和消费的主要政策,比如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再比如增加消费贷款额度等等,都是期待增加信贷的方式增加货币供给。
2)信贷扩张周期之后,进入还款周期
当然,这种货币供给(信贷投放)原则上与市场的商品产出增速有关,这个参考值往往是名义GDP,当市场长期的货币增长大于名义GDP,就有通胀和资产泡沫的风险,而经济高增长和资产价格高增长,会带来市场过热的信贷需求,简单理解就是投资品预期收益20%,负债成本只有5~6%,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这就带来了市场超越经济实际产出的加杠杆热情,或者说实体经济产出无法覆盖这些负债所产生的的利息。
结果就是短期的负债增加直接间接的进入到特定的资产泡沫里面,而人们在货币幻觉下,都认为自己没有亏损,实际上这类债务支撑的资产价格受周期影响很大,非常依赖后来者的负债能力,假设后面的人加不动杠杆,无法为前面的所有环节的人提供收益,资产价格就会到顶,并且开始有人要高位套现,带来踩踏和资产价格崩溃。
这个过程中,往往有很多经济参与者负债极高,尤其是消费上,更多的投机支出,必然意味着能在消费上的支出有限,带来实体经济的下行,更准确来说就是消费相对产能不足,市场增长放缓,人们对未来悲观情绪增加,当时预期的不断增长的收入和现实形成巨大反差,收入是弹性的,债务是刚性的,进一步削减消费能力。
这就是资产泡沫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高杠杆带来的消费不足问题的叠加,更多的来源于居民收入增长和创造现金流的能力不足以应对过去过热周期加的杠杆。
3)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效率问题
这种情况下,政策的干预方式是进一步刺激信贷,或者说从2019年末到现在,长期都是处于信贷投放显著大于名义GDP的情况,可能对应的就是题目中关于“现在银行印钞太多”的描述,但实际上忽略了负债这东西,一旦进入以债养债的旁氏阶段,对于新增信贷的需求是幂指数级别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A地的债务余额为1万亿,利率8%,那么每年的利息就需要800亿,关键是这些钱早就花了,且没有新增的预算来偿还贷款,到期以后就需要借更多来防止违约,比如再借2万亿,偿还过去的1.08万亿,自己再剩点钱继续扩大开支,越往后利滚利对于新增贷款的要求越大。
旁氏信贷阶段最大的问题是救谁?
企业部门高杠杆,政府部门隐形高杠杆,居民部门也高杠杆,宏观杠杆眼看就要300%了,现在看来还是主要救企业来稳定就业,化解地方隐性债,主要靠发行新的明面债和中央政府债务,来置换过去的高息隐性债。
但问题来了,读者有看到直接协助居民去杠杆的政策吗?
除了利息上由于市场利率下降给了一些优惠,比如存量房贷利率,但多数时候降息也仅仅是希望居民继续加杠杆来维系旁氏信贷,严格来说,旁氏信贷在著名房企纷纷暴雷之后已经绷断了,只是没有出清不清楚里面有多少亏空罢了。
再简单一点的理解这个问题,你把钱借给信用风险的企业,借给自己集体所有制的国企,亦或者借给入不敷出的地方平台,同时靠增加中央政府负债的方式来扩大开支刺激市场,根本就没有多少利好流入到居民手里,居民又是无限责任,必然在经济不确定的时候自发的去杠杆,不仅不借钱,可能还会提前偿还存量的贷款,高杠杆下只能从日常消费中挤出,所谓的消费降级就是来源于此。
所以货币供给带来顶层的分配,且很多时候这些人借钱要么有限责任,崩溃了拍屁股走人,要么集体所有制,收益是家族式阶层式的,而负债则是集体的所有人的,要么给低效且监管不利的地方平台债,不管供给多少,无非是增加了奢侈品类的消费能力,很难有效的转化成大多数人的收入和福利,所谓的旱捞两个世界,发现市场投资和消费活动在信贷刺激下依旧疲软,想当然的认为是信贷投放的不够,继续加剧了这种冰与火矛盾,不需要负责的债务越积累越大,不违约要求的银行信贷也越来越高,越放水越缺水。
至于很多人提到的提升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拉高通胀?纯粹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你想象一下,如果居民的收入和福利保障没有提升的情况下,又是高杠杆周期,如果增加了基本生活开支,必然降低了偿付过去债务的能力,此外必然带来非刚性消费的下降,前者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后者加剧产能过剩危机,靠提高基本生活成本的方式拉高通胀得多愚昧才能想得出来。
多数城市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1%-3.5%,「首套房贷利率比现在的二套还高」,存量房贷利率会否再调整?¶
这是两个问题:
1)对一个是新增房贷利率下限取消,各地要么自己制定相对低的下限,要么直接像广州那样完全由市场定价,总体是向着3%走的,这是符合现在市场供需关系的必然趋势,因为不管是软着陆还是期待拖住市场,都必然要求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才有可能吸引到后来者,投资属性强的资产,比降价更危险的就是流动性不足。
为什么如此紧迫?以新房为例,限跌令虽然可以保住房地产明面价格下跌的最大幅度,但带来的结果就是流动性不足,对于房企来说,过去又是高杠杆运转,不管是内债还是外债,成本可都不低,一旦去库存受阻,流动性减弱,资产本身折损不说,每天都在产生利息,且往往一项违约,就会带来信用挤兑,融资受阻的同时,供应商既不会垫资,同时还会索要过去的垫资,买房者自然降低对此类房企的信任,销售额进一步下降,过去可能打8折能卖的房子,现在估计7折都悬,而利息吞噬现金流和挤兑则天天都在上演。
所以517新政实际上就是期待居民负债,在房价跌幅有限的情况下接盘,利益置换则是利息不再设限制,或者说把下限的权利交给地方,正如之前总结的两个影响因素:1)房价下跌幅度大的地区市场利率越低;2)对于土地出让金依赖最大的地区,房贷利率下限越低。根据现在市场的供需关系来看,就得到3%甚至更低才有吸引力。
2)对于存量房贷,如果仅从契约方面来看,当时的供需关系就是利息高,因为大家的需求集中释放,必然导致市场的供需不对等,公积金额度紧张,设置各种限制,比如不支持组合贷,想要公积金就要多首付,反而把真正最依赖公积金的群体排除在外。市场贷款利率也是如此,当时房价永远涨的大环境下,就是如此高息(5~7%),都得求着银行放贷,找各种中介给办理假的流水,这都是成本。
当然这个是市场层面,而政策层面,改为lpr+加点后,lpr随市场浮动,而加点则是终身的,这会就导致了执行利率由于高加点,即便lpr持续下行中,依旧很高,这都不算最差的,还有当时倔强的选择固定利率的群体,显然长期利率走低不管是经济增速还是高杠杆周期,都是极大概率的,这部分人是连lpr走低的利好都没吃到。
当然这种市场利率和存量利率的差异,居民也不傻,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的提前还贷,甚至通过政策性的消费贷经营贷偿付高息的房贷,这也是这几年多个月份出现居民中长期贷款为负的原因,信贷创造货币,还款自然消灭货币,居民自发去杠杆才是政策最害怕的事情。
这就有了对于加点的一次调整,除了个别城市,比如一线,加点几乎都已经归0,也就是与LPR一致的水平,然而在现在的供需关系下,依旧显著高于新增的房贷利率,是否会再次调整存量放贷一方面取决于政策是否会像去年那样再次重调加点,说句不该说的话,非常取决于现在居民去杠杆的情况,如果依旧存在大量的提前还贷现象,或许会进一步下调,如果不是很紧迫,原则上就去年那次了,以后基本跟着lpr走。
不过按照上车就锁定的一般规律,至少今年可能性比较小,一个是上车了本身就丧失了TZ价值,签了字还想跑,慢慢还吧,另一个是银行利差已经接近历史低位,要说最稳定的收益和现金流,莫过于过去的存量房贷,且已经调整过一次,这块肥肉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把吃到嘴里的连掏两次,建议还是放低预期,毕竟过热周期什么都贵,包括价格和利息,但又有几个参与者觉得存在泡沫呢。
投行市场寒意渐浓,券商投行收入不足上年同期两成,超六成券商跟投浮亏,如何看待业内这场「寒」?出路在哪?¶
在资本市场上,投行市场正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寒冷。IPO市场的萎缩,不仅让投行的投行业务收入大幅缩水,更让与之捆绑的跟投业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曾经风光无限的券商,如今却不得不面对账面上的浮亏,仿佛手中的票券,已不再散发往日的香气。据wind统计,截至5月底,26家在科创板IPO项目跟投限售期内的券商中,16家的账面浮亏,合计浮亏总额高达11.14亿元;10家浮盈券商,合计浮盈总额仅为4.6亿元。这一对比,足以让人感受到投行市场寒气逼人的现实。尤其是那些头部券商,原本在投行领域占据优势,如今却成了浮亏的“重灾区”,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等名字赫然在列。市场紧缩的态势,让券商们的处境雪上加霜。今年以来,IPO上市企业数量锐减,券商的保荐承销收入骤降81%,不足去年同期的两成。就连头部券商也无法幸免,华泰联合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虽位列前三,但也只能勉强维持。
承接昨天的回答,尝试理解这个事情,金融也存在周期,且是现代经济中超越产能过剩危机,成为经济周期的主要影响力量。而金融赚快钱的一个表现就是把未来的钱拿到现在分,投资也只是整个金融活动的其中一环,与金融周期强相关。
金融周期对于过热和过冷更加敏感,基本的特征就是信贷宽松周期导致市场热钱涌动,就是一头猪也能飞起来,而金融机构的重要功能就是配置这些过剩的货币,热钱越多,自然业绩业绩越好,别说投行了,就是门槛更低的银行也都赚的盆满钵满,过去吃利差都养的膘肥体壮,一个最现实的表现就是房地产的成本构成中,银行利差能占到第二位,或者说靠房地产挖掘居民财富的时候,银行等金融机构就是第二大食利者。
但我们都知道,金融并不直接创造财富,最终还是要实体经济创造的利润支撑,当下的经济产出如果无法承担这些收益,那么还想高收益,必然是击鼓传花的旁氏结构,简单理解就是所有环节的收益都需要最后的投资者来承担,这其实在我们经济体一点都不罕见,股市为什么不赚钱,因为普通投资者就是最后一棒,你的投资是别人的收益,即便如此,不管赚不赚,还得缴纳高昂的管理费。读者可以看看东方臻选的大股东套现时机,不要太巧,就在最高位,55/56套现离场,现在只剩下16,你想的投资,人家想得是把企业卖给你。
旁氏结构就是这样,击鼓传花中,普通人根本就和大机构大股东没有公平博弈的可能,人家掌握最完整的真实数据,更专业的分析工具,甚至可以串起来一起造假,倒是有些刺头做的太过被予以惩罚,但投资者的损失就是损失了。
再到整个大环境看金融周期,过去十几年掏空了实体经济的负债能力,政府、企业、居民哪一个不是负债累累,金融也扮演了重要的财富再分配的职能,我也想问钱都去哪里了?过去过度的负债挖掘,把未来的钱早都分掉了,现在市场一方面金融风险频发,另一方面缺少玩家,其实很多赌性强的依旧想玩,只是奈何经济下行和过去被分配的太厉害,没钱玩了,金融在旁氏结构下赚的就是快钱,所谓的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更何况从08年开启大规模的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到旁氏信贷的逐渐崩断之前,金融机构哪一个不是吃的盆满钵满,什么时候这些行业的工资低了?加杠杆的时候过热,市场去杠杆的时候自然难过,这是必然的结果,不可能都金融风险频发,居民不参与了,还能变出利润来,就好比美国次贷危机之前的金融机构过度贪婪,在危机爆发的时候问为什么自己收入大幅下降了一样。
高通胀催热美国「折扣经济」,高端品牌拉响奢侈品消费放缓警报,这意味着什么?会带来哪些影响?¶
这其实就是一个数学问题!
各国虽然统计cpi的一揽子商品和权重差异很大,但基本都是指向居民生活最基本的支出方向,简单理解就是生活必需品的权重往往比较高,我们就可以分析几种不同的情况:
1)收入增长大于通胀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收入增加会自然提高消费的意愿,另一方面则是对未来预期相对乐观,从而更敢提前消费,而产出速度如果低于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那么就会带来通胀。在美国的表现就是政府不断的扩大财政赤字和2020年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一方面增加了市场的货币供应,另一方面避免效率低下,还出现了直接按人头发钱的情况,奈何其国内消费非常依赖进口,贸易赤字高峰时接近万亿规模,即便如此都无法完全抵消超发货币的影响,高峰时达到了超过9%的通胀。
2)超额储蓄消耗
这种发钱并不是持续的,或者说政府赤子和贸易赤子也扛不住长期这种规模的发钱,导致的结果就是,授之以鱼的影响总是短暂的,居民储蓄也总是会消耗的,为了应对高通胀还不得不加息,市场货币供给开始转向,比如2022年加息时短期消费能力高关联的M1开始转头向下,半年之后,长期消费能力的M2开始转头向下。
3)高通胀高利率同时出现
当超额储蓄消耗之后,高通胀对于基本生活开支占比极高的群体就是致命的打击,举一个简单地例子,假设基本生活开支占收入的比重是50%,涨价后增加到60%,那么必然意味着非必需品的消费被抑制,如果再穷一些,过去的收入刚好覆盖基本开支,基本生活开支增加后,会导致无法维系过去的生活水平。而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假设基本生活开支占其收入的比重是10%,即便涨到12%,至少不会影响基本生活,所以任何经济体高通胀都是对底层的伤害最大。
现代金融提供了一个花未来钱的渠道,但这条路又与利率水平有关,尤其是消费占据GDP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对于消费贷款的依赖非常强,那么高利率又卡死了消费信贷的创造。
这种奇怪的组合下,就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按大家的潜意识是高通胀原则上物价都要涨,而现实中却是非必需品消费需求的显著下降,基本生活开支涨价也得买,非必需消费品则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弹性更高,不打折扣都卖不出去,在收入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基本生活品越通胀,则非必需品消费越发疲软。
再回到我们昨天的一个回答结论,其实也是相似的,要说和美国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国是产能输出国,美国是产能输入国,面临的通胀通缩压力截然相反,但在收入、基本消费品通胀和非必需品消规律上依旧是一致的:
长沙鼓励推行「购房无理由退定」,开发商在收到申请后七个工作日内退还定金,如何看待此举?对楼市有何影响?¶
房地产想要进入健康的发展,特色预售制改革是绕不过去的,过去买方市场下,既没有紧迫性也没有动力,这就导致了这种不平等的条约持续的在房地产的无序扩张下创造了大量的风险,直至房地产相关旁氏信贷接连暴雷,居民不敢轻易相信预售制房子,加剧了市场的下行和风险外溢风险,说句难听话,要不是后来者的非暴力不合作,根本就不可能接连推出让利。
但现在的救市政策,除了新增贷款利率的让利外,几乎都在供给端进行改革,比如给房企输血,给居民提供更低首付的贷款,并没有真的解决购房者最关注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新房的限价政策,另一个就是特色预售制的风险保障,其实按照供需关系来看,假设居民只有20%的首付上不了车,不是吧房贷首付比例下降到20%让居民有上车的能力而稳住价格,市场的调节则是会让房价跌到原本20%的首付款变成满足30%首付款的阶段,这就是市场的魅力,所有的让利都不是主动地,而是市场规律的必然。
第二个问题更紧迫,居民穷尽家庭财富和未来几十年的负债,还不保证质量和交付,谁敢和你玩,低端的抢劫风险大,收益小,几块钱都会重判,高端的抢劫则是签字和交钱,至于以后能不能交付,以什么质量交付,只要交了钱,就和你没关系了,完全看既得利益者的道德底线,且烂尾这么多了,你看到从地方、监管、银行等等有几个人因此受到了牵连,抓几个典型,房企反而是分钱相对较少的一方,十几年前的烂尾楼诸多著名案例都是购房者再出一笔建设费,比如每平米再补2000块钱(基本就是建设费用)来保交付,反而成了没有选择的选择,你和他们玩,你拿什么和人家耗?这种环境下,再叠加房地产下行周期,好像靠着老路来套住后来者,根本就不可能。
再回到该问题,“政府鼓励倡导、企业自愿、承诺即受约束的原则”,注意不是强制的,而是自愿的,所以更像是房地产下行周期的一种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购房者权利,但还是那个问题,这个问题政府光倡导是不够的,现在房企根本就没什么信用可言,一个个深陷现金流危机,都指望拆东墙补西墙的,即便签订了协议,到时候有没有钱来退给购房者?如果没有怎么办?过去的协议不也是按时按质交付房子么,做不到也是常见的事情,所谓的虱子多了不怕痒,债多了不愁。
这个鼓励实际上没有对特色预售制打上补丁,或者说以现在房企的信用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个倡导,比如引入第三方,政府倡导,就要对预售资金和定金提供背书,比如先进入到购房者都可以监管的账户里面,在房子交付之前,这些钱不得挪作他用,一方面可以满足申请7天后退款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对房企的约束,鼓励这东西最大的特点就是片叶不沾身。
按照现在市场的反馈来看,似乎517新政,放低了贷款首付比例和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放权给地方,也就热了几周,很可能逐渐成为过去救市政策那样泥牛入海,最大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购房者最关注的两个问题,限价和特色预售制,如果能拿出来一点点救供给端的策略,给居民多提供一些购房保障,比如拿到房子再还款,居民有权利监管自己交的钱,如果都做不到,干脆就取消预售制,都是巨大的促进作用,即便现在没有效果,也是未来房地产走向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味地从供给端下手,其实就是与市场脱节的表现,依旧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不限制就是奖励,刺激居民加杠杆的政策注定走不长远。